创新联动机制 破解路域治理难题
时间:2025-06-12 22:15
  闽侯在经济腾飞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进程中,公路路域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路面污染、擅自增设道口、占道经营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路产路权与公路通行环境安全。面对困局,闽侯公路中心立足实际,以创新思维构建多方协同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域环境整治新路径。

  一、政府主导多方合力有效遏制国道污染

  国道316线滴撒漏问题曾长期困扰闽侯公路中心工作。为根治这一“老大难问题,闽侯公路中心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联合交警、交通执法、城管等部门,依托白龙检测站,开展超限超载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行动。采取定点值守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24小时勤务模式,原本计划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因成效显著延长至5个月,累计查获超限超载车辆300余辆。通过持续高压治理,国道316线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道路通行环境焕然一新。

  二、深化协作交通执法坚决筑牢保护防线

  闽侯公路中心与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通过每月联席会议,实现信息、资源、执法力量的深度融合。国道316线闽侯段,某开发商利用周末违规施工,堵塞边沟增设道口。面对其"表面整改、暗中复工"的反复行为,闽侯公路中心迅速启动联合执法程序,与交通执法部门协同制定拆除方案。执法人员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过数小时连续作业,彻底拆除违法设施,及时恢复公路排水和通行功能。

  三、警路联动有效落实,高效维护公路产权

  针对交通事故路产赔偿难题,闽侯公路中心与交警部门建立信息互通的协同机制。通过明确路产损失处置流程,在交通事故高发路段建立快速响应通道。交警部门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及时移交涉事司机信息,对大额路损案件采取证件暂扣等措施,确保路产赔偿责任有效落实。同时,针对三类件超限车辆违规通行问题,充分利用交警监控资源,精准锁定违法行驶轨迹,联合交通执法部门开展全链条追溯查处,形成闭环管理。

  四、路城协同疏通堵点,柔性治理规范经营

  面对G355线双龙段占道经营“顽疾”,闽侯公路中心联合城管部门、属地村委开展综合治理。通过实地调研、梳理问题清单,制定“疏导结合”的整治方案:一方面,城管执法人员定期开展流动巡查,对违规占道经营行为进行劝离;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村委,将赶集活动规范引导至指定市场,既保障了公路通行安全,又兼顾了民生需求,实现路域治理与民生服务的双赢。

  闽侯公路中心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勤联动机制,实现路域环境治理从单打独斗协同作战的转变,有效破解了路域环境整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下一步,闽侯公路中心将持续深化部门协作,不断提升路域环境治理水平。

来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