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蜿蜒纵横的公路脉络里,有这样一位公路人,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将人生最美好的38年都奉献给了公路。当接过养护公路的使命,从此便开启了与公路相依相伴的漫长岁月,用坚守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
1987年,年仅18岁的陈曦怀着懵懂与憧憬踏入公路养护行业。那时的他身形清瘦,眼中闪烁着年轻人特有的炽热光芒。望着一条条蜿蜒向远方的公路,他清楚记得母亲常说的话:“路通了,人心就畅了,日子才有奔头。”怀着这份质朴的信念,陈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路人。
初入岗位,陈曦便真切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那时的公路养护设备简陋,几乎全靠人力劳作。夏日里,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大地,路面温度高达四十多摄氏度,每走一步,鞋底都被滚烫的路面黏得“滋滋”作响。陈曦和工友们要在高温环境下修补路面:滚烫的沥青在手中的工具上翻腾,刺鼻的气味让人不适;汗水从额头、脸颊滚落,浸湿衣衫后又迅速被高温烤干,留下一道道白花花的汗渍。他紧握着工具,专注地填补着每一处坑洼。冬日里,寒风刺骨,他的手冻得通红、开裂,像一个个小口子,每一次触碰工具都有些刺痛。但陈曦从未退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过往车辆平稳通行。
时光悄然流转,公路养护行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设备逐渐普及,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陈曦深知,固步自封只会被时代淘汰。他努力汲取新知识:白天跟着技术人员学习新设备操作技巧,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夜晚在灯下研读专业书籍,做笔记、写心得。他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热情。凭借这股钻研劲儿,陈曦成了透堡站的技术骨干。年轻同事遇到问题,总爱向他请教,他也总是耐心解答,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38年的坚守,让陈曦的孩子也以他为骄傲,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是一名公路人,他守护着公路,就像守护着我们的家。”如今,岁月在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头发也变得稀疏、斑白。但每天清晨,他依然准时出现在公路上,脚步坚定地巡查着每一段路。他的眼神里,透着对公路的深情与眷恋——那是38年坚守沉淀下的独特光芒。在这条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的公路上,每一颗石子都承载着他的回忆,每一道标线都诉说着他的故事。陈曦就像一颗默默闪耀的星辰,在公路的浩瀚星空中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公路人,在守护公路的征程上砥砺前行、永不停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