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科技助力公路抢修 修复工程迎来新进展
时间:2024-09-13 10:31
8月27日,国道355线高新区南屿镇路段发生路基塌方,经现场调查,初步分析塌方可能原因:路段外侧空地受大樟溪涨落潮水影响崩塌,空地整体滑移下陷牵动公路下边坡滑塌。发现险情,闽侯公路中心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工作,目前,国道355线高新区南屿镇塌方路段应急修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中。
聚焦抢修现场,不难发现不少“好帮手”的身影,无人机、无人船、监控探头等设备一应俱全。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损毁情况,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勘查路基塌方发展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应急修复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无人机具有灵活机动、搜索范围广、适合复杂气象地质条件作业等优点,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同时现场还采用了GPS-RTK系统,更加精准有效地采集损毁数据。
无人机承担了空中观测的任务,水下测量的重任则需要派出另一员“大将”——无人船。国道355线高新区南屿镇路段外侧就是福建省中部闽江下游最大支流大樟溪,水面之上,一抹橙黄轻盈滑过,就是正在进行水下测量工作的无人船。无人船利用导航、通讯、自动控制等设备和软件,在岸基实时接收、处理并分析所采集的水下地形数据。在塌方修复过程中,测绘队伍采用华微3号无人船搭载集成化多波束的方案开展塌方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凭借装备7m/s的超强动力及多波束下水即测、免安装校准的可靠性能,快速响应,顺利完成2次数据采集任务,采集分析塌方点水下地形、断面水深、抛石抛沙偏移情况等,为制定修复方案,把握工作进度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无人船、无人机、GPS-RTK系统等科技力量的助力,为塌方路段修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数据支撑,为应急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塌方发生以来,闽侯中心多次组织专家现场“会诊”,听取针对性、专业性建议,进一步完善修复方案。为紧抓工程时间、严抓工程质量,现场还安装了监控探头,远程、实时掌握修复工程进展。
工程前期采用填石方式,填充规格较大的石料提高坡脚抗冲刷能力,增强沿河路基的稳定性,避免险情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后续施工创造作业条件。截至9月9日,填石护坡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的主要工作为清除左侧下边坡塌方区域虚表土、挖台阶,回填细石料、新建矮墙,并对脱空部分灌注素混凝土。
国道355线高新区南屿镇路段下边坡损毁应急修复工程仍在加紧推进中,预计9月30日完工,施工期间占用1车道(双向2车道),请过往车辆按照现场人员指挥通行。
、
来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