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2020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0-04-08 10:51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实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第一年,也是着眼第二个百年目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同时将迎来交通部五年一次的“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我市公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会城市排头兵”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迎国评各项工作,积极打造新型“五优公路”(路况优良、生态优美、平安优先、管理优化、服务优质),力争工程建设出精品、养护管理出品牌、机制改革出成果、文明和谐出形象,确保完成全社会养路计划总投资6亿元,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当好先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
一、以迎接国评为契机,提升五优公路新水平
聚焦路况优良,全面提升PQI值。以“保路面、促提升”为中心,实施G104线福清段、G316线闽清段、S209线福清段、S213永泰段、S308线连江段等路段路面“白改黑”82.52公里/83.3万平方米。以路况检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勘查,进一步完善路面病害数据库,分析总结PQI值提升效果及不足,实施低标路段整改42.3公里。以养护管理标准化示范活动为抓手,加大预防性养护力度,全面落实破碎板、坑槽、裂缝等路面病害标准化修复工艺,切实提升路况水平。
聚焦生态优美,打造典型路段。在全面提升路况的前提下,重点打造G316线闽侯、闽清段54公里及G355线永泰段111公里两条典型代表路段,于2020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路面修复提升、交叉口规范改造、波形护栏提级改造、桥涵隧标准化提升、排水设施完善等养护规范化提升工程。坚持绿色发展、品质引领,注重将沿线自然景观、风景名胜、乡土文化等元素融入公路设计,提升绿化景观与文化品质,融合特色小镇、旅游景区、历史名镇、文化名村,打造“美丽交通生态公路”。
聚焦平安优先,提升治理能力。坚持保障群众平安出行,强化国省道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安全综合隐患路段1处,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55.9公里,加固改造危(病)桥3座,深入开展提升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和隧道提质升级专项行动;认真落实桥隧安全运行各项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测、常规预防与重点监测相结合等措施,消除桥隧安全隐患,确保桥梁、隧道安全运行。加强道路治理,寻求多种方式,主动联合交通执法、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整治公路“脏、乱、差”现象,严厉查处各类公路违法行为,形成政府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公路畅通、干净、文明、整洁。
聚焦管理优化,提高养护品质。持续完善养护管理新机制,推行“定额养护责任制”模式,按照定额测算用工量,精准编列小修养护经费,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量化养护作业考核,合理分配绩效工资,实现养护资金效用最大化;在养护人员完成岗位任务的同时,通过绩效工资杠杆调节作用,充分调动一线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实现劳动效率最大化;规范考核结果运用,明确奖罚措施,保障工作质量,提高路容路貌路况,带来高品质公路产品,实现服务品质最大化。
聚焦服务优质,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普通干线“厕所革命”,以“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为冲刺目标,确保全面完成新改建公厕14座的任务。推进服务便民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公路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改造2座公路服务站,拟新建5座新规划线路班站,为过往群众提供更周到、更全面的服务。规范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按照《福建省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标准化评估办法(试行)》,在“三有四好”标准化管理要求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普通公路综合服务水平。
二、以规范运行为重点,寻求行业管理新突破
持续加强养护工程管理。项目前期注重项目设计调查、检测工作,用数据说话,注重方案论证,强调细节设计,确保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强化路面改造项目标准化管理,以G104线路面改造工程为示范,总结经验,探索路面施工信息化监控技术降本提效,并联合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深入开展质量抽检工作,落实质量违约处罚制度,进一步提升路面施工质量。严格项目目标节点考核,夯实工完账清成果,加强第三方服务机构履约管理,开展服务质量专项抽检工作,强化责任传导,督促提升服务水平。
持续加强安全综治工作。全力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分级管理,逐步探索与实现安全生产双控机制,着力推进“大数据精准监管引领安全生产零死亡”交通强国试点。按照上级部署全面完成铁路沿线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倒排整治时间表,确保在规定整改时限内全面整改销号。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组织开展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大排查活动,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确保完成“三年治本”目标。继续打造“平安公路”“雪亮工程”以及“安全教育室”等国省干线公路名片,提升单位安全生产与综治平安软、硬实力。
持续加强应急抢险处置。完善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大现场统筹和管控力度,健全现场区域划分、应急通行、抢险救援、信息发布、后勤保障等机制,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公路防汛抗台抢险演练,提升抢险救灾应急处置效率。加快推进排下库库区整修、应急抢险基地建设,及时更新应急仓库物资储备,继续配置实用型公路养护应急机械,努力实现“人机匹配”。强化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机械操作手技能培训,组织混编钢桥架设队伍和备勤队伍集训,培养应急抢险技能型人才,提高应急抢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增强队伍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
持续加强公路路产保护。建立健全路产路权保护相关制度,重新修订路产保护评分标准,总结路产保护经验,做到全员重视、齐抓共管,形成良好运行机制。认真落实与交通综合执法机构的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动的有效工作局面。主动配合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在有条件的辖区公路推动科技治超工作落地,借助不停车超限检测等“科技治超”手段,加大对路面超限超载及“滴、撒、漏”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的管控和治理力度,有力震慑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以此提升路面污染治理能力,有效保护公路路产路权。
三、以“互联网+”为方向,拓展智慧公路新空间
构建普通公路大数据中心。以“一网、一库、一平台”为总体框架,推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全市公路养护数据资源,构建“协同共享、智慧感知、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普通公路数据中心。加强台风期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视频监控,提升路网监测服务能力。强化信息资源横向共享、纵向交换,推动公路大数据与其他行业信息交换共享。
突出“互联网+行业管理”。实施“互联网+建设管理”,全面推广应用养护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对所有列入省补计划的干线公路在建项目实现100%覆盖;实施“互联网+养护管理”,逐步推进大数据在公路养护和管理中的应用,持续开发养护作业(保洁)系统新模块,加强小修养护、作业布控等日常管养的督促落实;实施“互联网+安全管理”,探索和嵌入公路安全隐患巡检信息化管理模块,实现公路外场设施日常和应急巡检信息化,做到公路安全巡检信息规范可追溯。
促进养护科学决策融合。持续研究实施沥青路面修补生产设施配套布局,分析小修养护里程与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配置情况,完善人员、机械配置中长期规划方案,推动“人、机、路”协同发展。开展在役桥梁桩基冲刷安全评价及防护加固技术研究,持续推进“基于BIM的大跨索承桥梁全寿命管理养护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研究工作,通过智能化监测手段使桥梁全生命期内可测可控,动态实时掌握桥梁健康状况,确保桥梁安全运营。开展“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技术研究”等技改工作,为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绿色公路管养水平。
四、以机制完善为引领,激发公路发展新活力
强化规划计划引领。全面梳理并完成“十三五”公路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全力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科学研究制定 “十四五”公路发展专项规划,以规划计划为引领,以资金预算控制为主线,每年对资金使用从长计议,根据路况、桥梁专业检测数据,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合理编制计划。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一年执行”的方式建立专项工程项目库,对中小修项目立项环节加强合理化分析,对大修改造项目立项环节加强论证评估。通过加强资金运行情况监控,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严格筛选项目,优化养护资金分配,筹措地方财政资金拉动公路养护投资增长,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完善内控管理机制。适应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衔接市级分成资金渠道变化,做好2020年预算编制工作,协调对接省市有关部门理顺资金拨付环节,加大对各单位预算支出效率等的监督检查审计力度,使预算管理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修订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等制度,梳理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等各类业务流程,明确业务办理环节,系统分析活动风险,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编制业务流程图,出台内部控制工作手册,做到各项制度完整、可操作。强化实施评价监督,完善和落实内部管控制度,加强对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实施党建廉政素质提升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厚植新思想的理论素养,促进广大党员在增强本领、推动工作上有新进步。持续抓实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到组织生活融入日常、严在经常,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和公路中心工作融合互促。坚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推动“关键少数”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制度执行力,全面提升领导水平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队伍素质和专业化能力,强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干部职工钻一行精一行,不断适应新时代公路发展的新要求。持续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的管理监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
来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